top of page

讲故事—刘成瑞的澜沧江计划


Guazi_campfire-downtoned.jpg

欢迎您周六晚来黑芝麻胡同的大杂院里听故事。

天黑后围着火炉席地而坐,让讲故事的人带我们从江边穿过草原来到雪山下——跟着他的表情和声音不知不觉的走远。

这是一个没有文字、图像却有温度的故事,请尊重它,不要用手机等器械记录。耳听心记留下这个春天的夜晚,并以口传方式把听到、看到、感受到的一切讲给不在场的人。

周六 四月四日 晚八点

黑芝麻胡同13号

江源口述图

——来自“澜沧江计划”

澜沧江计划是一个故事,这个故事由很多故事组成。我只是在澜沧江源头点了一个点,然后前往寻找盲童和河流。从真实行动开始,故事不再需要创造,在遇到的人、物、动物、天气、海拔等因素的影响下依次水流般发生,故事发生的过程中有些采集了证据(影和像和文字),而有的只在记忆当中,无法视觉化,也无法留住。所以,故事发生后总有讲的冲动,总是希望已经发生但以后不会再发生的故事,在讲和听的过程中在想象中再发生一次,并希望能在记忆中留存,口述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最美好的传达方式。

——刘成瑞

poster-bw_s.jpg

澜沧江计划:

刘成瑞从澜沧江源头(青海玉树杂多县)出发,顺流而下,通过各种支流的方向寻找盲童和19支没有名称的河流。然后以盲童名字命名尚无名称的河流,并标注到GOOGLE地球。(在经过盲童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通过资金支持和多方努力,治好盲童眼疾。)

刘成瑞

1983年出生于青海海东地区,成长于半游牧家庭,现居北京。艺术作品涉及行为现场、非现场行为、影像、文字等。行为现场强调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身体的极致重复体验;非现场行为探究人与人之间因艺术建立起来的关系,在保持与不同合作者身份和文化平等的基础上,塑造彼此的生命途径和社会人格,多数此类作品延续艺术家一生;影像主要以莽原为背景,呈现人类在超现实氛围中的荒诞与诗意;文字以诗歌为主,偏向口语写作,独立出版个人诗集《于是河》(2013)、《何路向东》(2014)。

Don’t miss a thing

Congrats! You’re subscribed
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
Institute for Provocation

4/F, Suit B7-3A, 706 North 1rd St.,

2 Jiuxianqiao Rd (798 art zone),

Chaoyang District,

Beijing,

CHINA

 

激发研究所

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(798艺术区)706北一街B7-3A,4楼。

bottom of page